| 大愛救心——記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張衛達 | |||||
|
|||||
|
大愛救心
——記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張衛達
母親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想見他一面,手術臺上卻躺著一位急需他救命的患者,怎么辦? 相濡以沫的妻子持續高燒40度住院無人照料,素不相識的病人生命垂危必須手術,怎么辦?
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生命透支到心房顫動,接下來的手術非他不可,怎么辦?
在一次次的兩難選擇面前,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張衛達選擇了病人,選擇了“大愛救心”。
發起“大愛救心”活動
作為一名心臟病專家,2006年,張衛達和他的技術團隊,被特招入伍從陜西來到了廣州,在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組建了心胸外科。 科室成立之初,有時幾天才收一個病人,懷有一身技藝的張衛達,感到英雄無用武之地。
走出去找病人。張衛達決定帶著專家團隊下鄉義診。第一次義診,張衛達連續4天奔波在山村、學校、工廠,帶回來的卻是一組令人十分痛心的數據。廣東省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占出生幼兒的8‰,每年有上萬個新生心臟病兒童,有相當一部分家庭因為貧困無法讓孩子得到及時救治,甚至有些患兒在年幼時便夭折。
老百姓沒錢治病,自己卻空有一身技藝,這讓張衛達感到坐立不安。他立即將這些情況向院領導作了匯報,并建議通過“政府報銷一點、慈善資助一點、醫院減免一點、家庭自籌一點”的模式,開展慈善救助貧困家庭先心病兒童活動。2007年4月,醫院黨委通過積極協調,聯合廣東省民政廳、慈善總會共同發起了“大愛救心”活動,面向廣東省18歲以下貧困家庭患兒展開救助。
“大愛救心”活動走進廣東普寧市,3歲的童童父母拿不出5萬元的手術費,當地政府將孩子送到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心胸外科,張衛達親自為孩子實施了手術,結算時患者自己才交了不到3000元。
高原缺氧不缺愛
西藏,是先天性心臟病的高發地區,藏族同胞的健康是張衛達心中始終割舍不下的牽掛。
2012年7月,應中華慈善總會邀請,張衛達帶領專家團隊第一次爬上了4700多米的藏北高原。年過半百的張衛達剛到西藏那曲的第一天,血氧飽和度僅有46%,呼吸困難,頭痛欲裂。但張衛達并沒有就此放棄,5天的義診時間,他走遍了地處可可西里邊緣的班戈、申扎、尼瑪等縣,行程2500公里,先后篩查患兒900多名。
義診結束后,張衛達心中始終放不下一個叫平措拉姆的患兒,他反復叮囑當地衛生局的領導:“一定要讓她來廣州手術?!?/DIV>
14歲的平措拉姆是一個藏族孤兒。鄉里的醫生來給她體檢時,懷疑她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讓她到縣上接受檢查。義診當天,爺爺生病了,奶奶腿腳不方便,沒辦法送她去縣上,一家人原以為錯過了這次難得的機會。
“我們來一次不容易,不能讓任何一個孩子錯過機會?!敝朗虑榈木売珊螅瑥埿l達不顧一天的疲勞和強烈的高原反應,帶領醫療隊驅車來到了平措拉姆的家。經過檢查,拉姆患的是動脈導管未閉,如果不治療會落下終身殘疾,但只要做一個小手術,小拉姆就能像健康人一樣成長。幾天后,爺爺親自陪著平措拉姆來到了廣州,老人家手里拿著一面小黨旗,一見到張衛達,就揮舞著黨旗,激動得語無倫次。盡管沒人聽得懂,但在老人心里,是眼前這位金珠瑪米(解放軍)帶來的恩情,溫暖了他們一家。
此后的一年多時間里,張衛達和他的團隊先后4次進西藏,足跡遍布那曲、林芝、拉薩和阿里等地區,巡診近兩萬人次,免費為126名藏族患兒實施手術,成功率達到了100%。
在“大愛救心”征途上,7年多來,張衛達先后80余次下鄉義診,行程20余萬公里,足跡遍布廣東、云南、貴州、湖南、西藏、新疆、江西等10個?。▍^),涉及漢族、藏族、維吾爾族、回族等28個民族,受訪貧困家庭超過5萬戶,成功為7000余名貧困家庭患兒實施手術,減免醫療費用超過1億元。( 2014/06/265來源:《 光明日報 》 記者 吳春燕 本報通訊員 賈崇景 銀春林 謝銀龍))20140625
(責任編輯 蔡國軍)
|
|||||
|
|||||
白求恩精神研究會 京ICP備16027503號
電話:010-82089470 地址:北京西四環中路59號
郵編:100039 E-mail:byh931111@163.com
網絡技術信息中心:北京國鉅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1號學院國際大廈907B 郵編:100191 郵箱:contactus@guojus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