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補“精神之‘鈣’”——記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心外科主任肖穎彬(下) | |||||
|
|||||
|
常補“精神之‘鈣’”
——記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心外科主任肖穎彬(下)
從一個懵懂少年到卓有所成的心血管外科專家,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肖穎彬說:“沒有理想信念的支撐,我可能連從醫都難以堅持?!?
“當好兵”才能“行好醫”
肖穎彬學醫的最初動力來自父親。父親患有風濕性心臟病,無從醫治。從小看著父親遭受病痛折磨,肖穎彬立志長大后做一名醫生,為像父親一樣的患者治??;高考那一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的英雄形象激發了肖穎彬的從軍夢想,當他在重點院校的招生目錄里看到“第三軍醫大學”時,眼睛一亮:“既能參軍,又能學醫?!庇谑牵敛华q豫地填報了這個學校。
大學期間,18歲的肖穎彬確立了信黨愛黨跟黨走的堅定信念。他不僅專業拔尖,政治理論課成績也十分出色。他認為,軍醫軍醫,“當好兵”才能“行好醫”,而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兵,政治合格是第一位的。大學五年,肖穎彬所有課程平均成績在93分以上,畢業時46門功課成績全優。
攻讀碩士學位進入臨床學習初期,肖穎彬的手術操作技能比較差,有老師勸他放棄外科改行。但肖穎彬沒有退縮,他覺得遇挫彌堅才是一名共產黨人應有的本色。2000年,36歲的肖穎彬在德國學習時,導師曾挽留,并介紹他到一家國際權威心臟病治療機構工作,但肖穎彬不為所動,學成后,他毅然選擇回國。
將“娃娃科室”帶成“先進科室”
1996年,年齡不到32歲,心外科唯一具有副高職稱的肖穎彬臨危受命,被院黨委授以心外科主任的重任。肖穎彬清楚記得,上任之初,科里只有20幾張床位,年手術量不足120例,沒有科研課題,科里僅有5名年輕醫生,平均年齡不足28歲,被人戲稱為“娃娃科室”。
肖穎彬提議改選科室支委,改變以往支委主要來自醫生的慣例,選舉由醫療、護理、技術骨干組成的新一屆黨支部。隨后,他帶領支部“一班人”深入分析科室現狀,研究制定科室發展第一個“五年計劃”??茖W的發展思路和清晰的發展目標,極大地激發了全員創業熱情,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自覺放棄休息時間,一臺接一臺手術超負荷工作,當年手術量就增加70%,死亡率降至0.45%,捧回久違多年的“先進科室”獎狀。到2001年,心外科年手術量達到1000例,躍居全國前列,科室成員出現固步自封、自滿自驕情緒。肖穎彬和支部一班人經過深入討論分析后認為,“思維的峽谷,是最大的峽谷”,他們從思想認識入手,逐一做科室人員的思想工作。此后,心外科年手術量以年增200例左右的速度攀升,科研也齊頭并進,于2011年斬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營造人人心向黨的濃厚氛圍
肖穎彬說:“只有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才能補充我們的精神之‘鈣’?!倍嗄陙恚⒅貛ь^堅持學習黨章和黨的創新理論,主動擔當講解員和宣傳員。黨的十八大召開后,他迅速組織科室人員開展“中國夢、強軍夢、我的夢”大討論,引導科室人員堅定信念、鑄牢軍魂。在科室,肖穎彬營造人人心向黨的濃厚氛圍,他要求大家,“是共產黨員的,要向優秀黨員看齊,不是黨員的,要爭取早日成為黨員”。
“我一直夢想著建成一個全世界最大、最先進的心血管外科中心,讓我們的病人不再苦苦等待,不再加床住過道走廊。夢想著破解心臟的奧秘,攻克心臟疾病的難題,讓我們的人民永遠擺脫心臟疾病的折磨。”肖穎彬說。(( 2014/07/11 來源:《 光明日報 》本報記者 溫慶生 張國圣 本報通訊員 熊學莉 陳曉霞)201407114
(責任編輯 蔡國軍)
|
|||||
|
|||||
白求恩精神研究會 京ICP備16027503號
電話:010-82089470 地址:北京西四環中路59號
郵編:100039 E-mail:byh931111@163.com
網絡技術信息中心:北京國鉅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1號學院國際大廈907B 郵編:100191 郵箱:contactus@guojus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