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求恩式的好軍醫”張筍辭世 根據她生前遺愿,部分器官已捐獻給急需救助的患者 | |||||
|
|||||
|
“白求恩式的好軍醫”張筍辭世
根據她生前遺愿,部分器官已捐獻給急需救助的患者
4日下午,本報一直關注并重點報道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白求恩式的好軍醫”張筍,因患腦部膠質瘤醫治無效,走完了年僅42歲的人生旅程。根據她生前遺愿,有關部門施行了腦心雙死亡標準下的器官獲取手術,她的部分器官(雙腎和肝臟)已捐獻給三個急需救助的患者?!皞ゴ?!”“痛惜!”在和平醫院內外,無數市民用這樣的嘆息表達他們對這位優秀女軍醫的敬仰和哀悼。
張筍,河北省辛集市人,1972年1月出生,1996年7月入伍,1997年12月入黨,副主任醫師,博士學位。先后參加利比里亞國際維和、“和平天使—2009”中國與加蓬人道主義醫療救援聯合行動等重大衛勤保障任務,先后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授予聯合國和平榮譽一級勛章、全軍“愛軍精武標兵”、河北省“白求恩式醫藥衛生工作者”、河北省“三八紅旗手標兵”、“河北十大新聞人物”、“感動省城十大人物”等榮譽稱號,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8項。張筍同志入伍17年來,模范踐行白求恩精神,視使命重于生命,愛患者勝過自己,在身患絕癥的情況下,樂觀堅強,始終戰斗在臨床一線,被譽為“白求恩式的好軍醫”。作為河北省內最年輕的神經病學專家,張筍始終把提高醫術水平視為實現人生價值的責任追求,對工作精益求精,對醫學苦苦求索,先后幫助160多名疑難雜癥患者擺脫痛苦,使近萬名群眾恢復健康。2012年6月,張筍被確診為腦部膠質瘤,她將手術日期一推再推,像往常一樣查房、出診,甚至更加拼命忘我工作。她交了11000元特殊黨費資助貧困患者和學生,并承諾生命走到盡頭時捐獻器官。2014年5月28日,張筍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表》上正式簽字,表示要完成最后的心愿。
自2013年9月起,本報在一版顯著位置先后以《“我渴望生命,因為病人需要我”》《好醫生,值得托付生命》為題,對張筍同志的先進事跡多次進行了深度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中央及軍委領導相繼作出重要批示,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張筍的關懷。北京軍區、國家衛計委、本報等負責人專程到醫院看望慰問。( 2014/06/05 來源:《 光明日報 》 耿建擴)20140605
(責任編輯 蔡國軍)
|
|||||
|
|||||
白求恩精神研究會 京ICP備16027503號
電話:010-82089470 地址:北京西四環中路59號
郵編:100039 E-mail:byh931111@163.com
網絡技術信息中心:北京國鉅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1號學院國際大廈907B 郵編:100191 郵箱:contactus@guojus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