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心澆灌帶來碩果盈枝——武警總醫院黨委加強高層次科技人才培養紀實 | |||||
|
|||||
|
精心澆灌帶來碩果盈枝
——武警總醫院黨委加強高層次科技人才培養紀實
醫院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武警總醫院黨委用一個個超常舉措加快人才興院步伐,培養鍛造出一批軍內外知名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學科拔尖人才,開創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
超常舉措培養“塔尖”人才
如果把人才隊伍比作一座金字塔,那么“將才”“帥才”則決定著塔尖的高度。
如何保持“塔尖”的高度,如何保持傳統科室的領先優勢?2010年,新一屆醫院領導班子上任后,對醫院人才隊伍進行了全面分析,結果不容樂觀:過去引進的一批人才年事已高,不少學科帶頭人相繼達到退休年齡,加之高端人才引進的難度越來越大,拔尖人才缺乏、骨干人才斷層,十幾個學科將后繼無人,青黃不接。
醫院領導班子清醒地意識到:醫療人才市場競爭激烈,光靠引進這“一條腿走路”已很難再保持“塔尖”的高度和學科的領先優勢,必須打破常規,采取超常舉措培養人才。
2010年10月,政委李文紅帶隊到軍內幾家一流醫院學習調研,形成了抓人才建設的總體思路。在多方征求意見、反復論證的基礎上,出臺了《學科創新人才分層次培養實施辦法》,明確了培養的條件目標和途徑措施,有計劃分批次地實施個性化培養,力爭3至5年見成效出成果。
如今兩年多過去了,院黨委當年勾勒的藍圖已見到明顯成效:院長鄭靜晨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副院長張利巖榮獲南丁格爾獎章,1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2人被表彰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災害醫學救援研究所榮獲軍隊科技創新人才群體獎。
不唯資歷放手使用青年才俊
去年9月4日,總醫院外科樓手術室。兩組換肝手術同時進行,麻醉、開刀、取肝、吻合……經過17個小時的生死時速,國內首例肝源互換手術宣告成功,兩名未滿1歲的患兒成功接受了肝臟移植,獲得新生。而參加這次頂級手術的6名主刀醫生全部是醫院中青年拔尖人才。
今年40歲的青年專家金偉森便是其中之一。入院之初,金偉森便有種初生牛犢敢闖敢干的精神。院黨委覺得他有潛力,專門為他成立了肛腸病研究所,讓他擔任學科帶頭人。金偉森不負眾望,短短幾年就帶領肛腸病研究所獲得多項成果,在全國、全軍肛腸治療界占據領先地位。
4年前,總醫院乳腺科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科。醫院大膽起用年僅34歲的青年專家徐紅當科主任。徐紅將眼光瞄準科技最前沿,研究利用微創技術開展乳腺手術,自行研發無疤無痛的微創“多發乳腺腫塊真空旋切”技術,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
總醫院為何對青年人才高看一眼、厚愛三分?中國工程院院士、院長鄭靜晨給出的答案溫暖人心:“青年人才是醫院發展的未來,有朝氣和潛力,應當給他們提供舞臺和機遇!”
近幾年,這個醫院堅持因績設崗,因人設崗,先后為10多名高層次人才成立了新的學科,32名中青年技術骨干走上了科室領導崗位。一批青年才俊經過歷練脫穎而出。
瞄準前沿搶占人才培養制高點
今年6月26日,首都機場。赴美國加州洛杉磯醫學院學習深造的肝臟移植科醫學博士鄒衛龍,經過半年的深造學成歸來。他是總醫院“百人出國深造”計劃中第五位公派出國的青年專家。
和鄒博士一樣,兒科主任劉秋玲也是這一計劃的受益者。面對醫院的傾力培養,這位科室帶頭人暗下決心:將治療兒童白血病的國際最新治療技術學好,不辜負醫院厚愛,用本領回饋部隊。
這是一個令人驚嘆的超常舉動。去年9月份,醫院正式啟動了意義深遠的“百人出國深造”計劃,首批7名專業素質 好、發展潛力大的優秀青年骨干,飛赴美國耶魯大學、德國國際科學研究所等世界知名醫療機構進行培訓學習。今年還將派出8名學科帶頭人、后備人才赴國外一流醫療機構深造。
“醫療水平的差距,說到底是人才的差距。只有瞄準國際前沿,才能搶占人才培養制高點。”李文紅政委介紹說,“我們從去年開始每年選派一批技術骨干到國外深造,走開了國際化培養高精尖人才的路子。這是院黨委著力提升人才培養核心競爭力的一項前瞻性舉措。”
“百人出國深造”計劃是這個醫院瞄準國際醫學前沿,推開的一項人才培養舉措。他們先后從醫院人才庫中遴選了84名學科創新人才,分批次公派到國內外深造,加快培養更多在本專業領域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高端領軍人才。
醫院結合新制訂的5年規劃,建立了后備人才庫,設立了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基金、青年人才成長基金和專項科研資助資金,每年選拔一批優秀青年骨干出國培訓,定期選送業務骨干到解放軍總醫院等國內知名醫院學習專項技術,拓展科技視野,增強科研創新能力。
精心澆灌帶來碩果盈枝,目前武警總醫院高層次人才方陣已悄然形成:眼眶病專家肖利華、心外科專家王奇、耳鼻喉科專家單希征等一批中青年技術骨干,成為醫院建設的中堅力量,醫院衛勤保障能力有了顯著提升。(2013/08/26 來源:解放軍報)20130827
(責任編輯 蔡國軍)
|
|||||
|
|||||
白求恩精神研究會 京ICP備16027503號
電話:010-82089470 地址:北京西四環中路59號
郵編:100039 E-mail:byh931111@163.com
網絡技術信息中心:北京國鉅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1號學院國際大廈907B 郵編:100191 郵箱:contactus@guojus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