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勤尖兵是這樣煉成的 ——解放軍302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紀實 作者系第302醫院宣傳科長、302醫院新聞中心職員 黃顯斌 張蕓
在解放軍302醫院,有這樣一支高舉白求恩旗幟能征善戰的衛勤尖兵。 他們,收治了中國大陸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收治了北京市首批“非典”患者,收治了北京市首例O139型霍亂患者……
在近些年的非戰爭軍事行動中,他們當先鋒、打頭陣?!?8”抗洪搶險,有他們灑下的汗水;汶川、玉樹抗震救災,有他們留下的足跡;海地救援、亞丁灣護航,活躍著他們的身影…… 他們,就是解放軍302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 面對突發疫情——他們前仆后繼、眾志成城 2003年3月5日下午4點:北京市首批輸入性“非典”患者入住302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在病原不明、準備不足、尚無收治經驗、又缺少藥品和防護設施的情況下,中心醫護人員與“非典”疫魔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遭遇戰”。他們身著單薄的白大褂,帶著一次性口罩,為重病患者做心臟體外按摩,大量分泌物不斷從患者的呼吸道噴出,噴得救護人員滿臉都是。特別是為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后,排出的氣體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粒,這種彌漫的氣溶膠粒毒性更大,致病性更強。從3月7日開始,1周之內,15名醫護人員相繼倒在了搶救患者的崗位上。院黨委不惜一切代價,對他們進行全力救治。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包括原專家組成員姜素椿教授在內的15位醫護人員全部康復。出院當天,他們來不及和親人相聚,又重返抗擊“非典”崗位。趙敏說:“我是科室主任,站起來后必須回到指揮崗位上;而且我身上已經有抗體,不會再次被感染?!?BR> 早在參加“非典”患者治療時,姜素椿教授就提出,采用“非典”患者恢復期的血清治療重癥患者的建議,在不幸被感染后,姜教授堅決要求在自己身上先進行試驗。經過專家和院領導的多次研究,采納了他的建議。注射血清后,74歲高齡的姜教授癥狀明顯減輕,配合其他藥物治療,住院23天,就奇跡般康復出院。姜教授不惜以自己的身體做試驗的壯舉,被患者譽為軍中白求恩,受到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的高度贊揚,并作出重要批示。 面對新發傳染性疾病——他們迎難而上、救死扶傷 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在黃玉蘭、陳菊梅、姜素椿等知名專家教授的專攻、傳承下,在39種傳染性疾病和10余種傳染性疑難雜癥防治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然而,跨入21世紀后,在環境氣候變化、自然生態改變等諸多因素作用下,全球新發傳染病不斷出現,原有已控制的傳染病因病原變異也死灰復燃。面對這些挑戰,中心主任趙敏和她的戰友們,知難而進,使整個中心形成合力,新發傳染病的臨床救治能力不斷提高。 該中心自20年前收治中國大陸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來,就一直把它當作臨床科研的主攻方向,拉開了與艾滋病的持久戰、攻堅戰,使艾滋病的救治水平穩步提升。他們先后申請了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即HIV感染后淋巴組織纖維化的發生機制及與疾病進展的關系、HIV1感染后髓系來源的抵制細胞對CDS+T細胞功能的影響,趙敏作為分課題的負責人,組織科室骨干參與了國家“十一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中4個項目的研究,這些課題進展順利,并處于結題階段。目前,他們又承擔了軍隊“十二五”重大專項中的兩個分課題,對艾滋病免疫病理及服藥依從性進行深入研究,科研經費總計達500多萬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憑著這些工作和成績,趙敏和她的團隊理所當然地成為國家級艾滋病藥物驗證基地,并跨入國家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定點單位的行列。 面對使命任務——他們未雨綢繆、重點建設 新中國成立之初,由于經濟文化落后,醫療衛生條件很差,各種傳染病流行。為控制這一趨勢的發展,根據黨中央、中央軍委指示精神,總后衛生部門將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盡可能向他們傾斜,使該中心邁開了大發展的步伐。隨著經濟發展,特別是醫學技術的進步,各種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中心發展處于穩步階段。跨入21世紀后,特別是“非典”暴發和艾滋病等新發傳染病的流行,又把中心建設推向新起點。 然而,由于收治病種的特殊性,患者接受治療的病程短、收費低,導致中心的經濟效益長期在低位徘徊。怎樣認識和處理軍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院黨委的態度十分明確: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在完成多樣化軍事衛勤保障任務、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承擔軍內外傳染病會診、教學任務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姓“軍”為兵,任何時候都要堅持戰斗力標準,堅持軍事效益為先、應急能力為主的原則。為此,院黨委作出進一步加強感染性疾病學科建設的決定,決心把該學科建設成為國家完成多樣化軍事衛勤保障任務的重要力量,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新突發傳染病診療中心和培訓中心。 醫院專門成立了感染性疾病學科建設領導小組,制訂了《感染性疾病學科人才隊伍建設實施細則》,設立“學科特區”,每年投入50萬元學科建設經費,實行學科建設項目管理,建立健全與績效掛鉤的激勵機制,在人、財、物管理上賦予學科帶頭人更多自主權,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中心主任趙敏動情地對記者說:“我們這個學科已經建立57年了,在它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無論是處于‘馬鞍形’的‘峰部’還是‘底部’,歷屆院黨委都一如既往給予最有力的支持,中心全體醫護人員決心發揚前輩的創業精神和創新精神,靠聰明才智,用心血汗水,一步一個腳印地把中心建設成為讓黨和人民放心的衛勤尖兵?!?/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