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無所畏懼的
羅德里克•斯圖爾特
想用幾行字描寫一個人的性格,如不是太不自量,也是很困難的事。何況對于白求恩這樣一個具有多方面性格的人,更是不可能的了!然而,他身上有幾個特點卻可以作為了解他的某種依據。最突出的是,他是一個自立的人,按照一己的信念,毫不畏懼地行動,不管反對他的人勢力有多大。一次,他勸他的妻子說:“你要我行我素,別老是想取悅于人?!边@就是他在短促、艱險而成績斐然的一生中所嚴格遵守的哲理。和這個主要傾向相通的還有幾點:熱愛生活,幫助弱者和被壓迫者的深摯的責任感,以及一種近乎固執的非改變這周遭世界不可的強烈愿望。 當然,他也有缺點。他遇事往往不耐煩,性子急,有時結論下得太快,但是他對這些人類情緒上的通病是引以為憾的,一直想改。誰個是全好或者全壞的呢?人人都應該通觀其一生,蓋棺論定而后已。就白求恩來說,他的輝煌的業績遠遠超過了小節方面的缺點。 1890年3月3日,他生于格雷文赫斯特鎮,在安大略省省城多倫多以北一百五十公里。此地鄰近許多水深清澈的大湖,四周的石山遍生松樹。白求恩一生中最覺得自在的就是這樣的自然環境。他進入醫校之前,曾在一家伐木場里同新來加拿大的移民一塊生活了一年。白天他是伐木工人,和他們并肩干活;晚上就成為他們的教員,教他們學習英語、加拿大歷史。 1914年加拿大參戰時,他入伍為醫療隊員,投入戰事不幾天,就在法國戰場受了重傷,隨后又奉命回加拿大完成醫學學習。畢業幾個月后,他又重返前線,在皇家戰艦上擔任軍醫,直到戰爭結束。 他在英國一直呆到二十年代初:讀完了內科學、外科學;和弗朗西絲•坎貝爾•彭尼結了婚。婚后,他伴著新人作北美之游,到過繁華的工業城底特律。 他到底特律原是想來得錢出名的。可是不消一年妻子跟他離了婚,自己落得雙肺結核,躺在療養院里。 這卻是他生平的一次轉折。在他的大膽要求下,他做了一次當時還不太為人習知而且帶有危險的胸部手術,病情竟大見好轉。這以后,他便反復思考他的生活目的何在。他決定集中精力為戰勝結核病而斗爭,這是當時全國最致命的疾病之一。他不再想發家致富了。 到了三十年代初,他已經是個有名的胸外科大夫了。他還發明了許多外科器械,整個北美和歐洲的醫生都在使用這些器械。然而,就在他聲名日噪之際,他對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大感興趣。他寫詩,寫短篇小說,學畫畫。星期六早晨,窮孩子們到他家來向職業的蒙特利爾藝術家學畫。學費是白求恩替他們出的。 但是他主要精力仍然是內科和外科。大蕭條的年代里,他識透了一個事實:很多加拿大人是請不起他或別的醫生看病的。 他著手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是免費給窮人看病。最后,他得出結論:為全體加拿大人提供足夠的醫療照顧,唯一有效辦法是通過醫療社會化制度。三十年代時,誰這樣主張,誰就要被看作危險的激進分子的。這擋不住白求恩。但它倒是導致了他逐漸疏遠本行,而政治覺悟卻不斷提高起來。1935年冬天,他加入了共產黨。 幾個月后,7月間,西班牙爆發了軍事叛亂。叛軍招來法西斯意大利和納粹德國的軍隊、飛機、坦克,要推翻民選政府。◆◆◆◆◆ 10月,他辭去了職務,去馬德里為西班牙政府服務。他在西班牙開創了歷史上第一個流動輸血站。獻血的人獻出血,裝成瓶子,再裝進冷藏卡車里,很快運到前線附近的簡易醫院。這是一個救了幾百條性命的措施??墒沁@種作法不免使白求恩精疲力竭,難以為繼。 1937年5月,他回到北美,準備住四個月,到加拿大和美國各地作講演旅行,為他的輸血工作籌款。 這次旅行非常成功。他曾計劃,一旦籌足了款,就回馬德里。臨到夏末,他卻改變了主意。原來在7月間,日本軍隊開始了對中國的全面入侵。這里也是西班牙啊,更大范圍的西班牙!白求恩從這次入侵里看到,人類在走向世界大戰的道路上又邁出了一大步。 他決定到中國去。 1938年,他和一位叫作瓊•尤恩的加拿大護士離開了加拿大。他們在只有一位八路軍向導的幫助下,經過六個星期的艱苦行程,才從漢口到了延安。他們到后不久就被招呼到毛主席的住地,進行了那次著名的會見,直至天明。 很快過去了半個月。白求恩一邊給抗大的學生演講,一邊在設在窯洞里的幾處醫院工作。可是延安對于他,正象馬德里一樣,離開戰斗太遠了。他需要行動。最后,他終于說服中國人把他派到前線去。按照他們的標準,他太老了,受不了游擊之苦,但還是勉強作了讓步。 他時或騎騾,時或步行,跋涉了一個半月,終于到達晉察冀邊區。 在荒涼、險峻的五臺山中,白求恩得以大顯身手。他有異常的組織才能,通過實例啟發人的非凡本領,以及對傷員的全心全意的責任心。 7月間,他給紐約的朋友寫信說:“日本人從東北面、西面和南面把我們整個包圍了。在這個擁有一千三百萬人口和一萬五千名武裝部隊的廣大區域里,我是唯一合格的醫生?!?BR> 他以他典型的勇敢作風,建議他的朋友向一位美國醫生劉易斯•弗拉德呼吁,要他來和他一起工作?!拔覀兛梢栽谶@里工作得非常好?!备ダ箩t生一直沒有來。白求恩由于前方條件極為簡陋,曾迫使尤恩留在延安?,F在他只得在沒有助手的情況下獨自工作了。 有一次,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孤立無援,于是立即決定他該優先做哪些事情。首先,他制定了一項建立有效的根據地醫院治療傷員的計劃,這和他的第二個目的——訓練醫務人員的計劃結合得很好。他的第三個需要是錢,這個問題他始終沒解決得了。 他找了司令員聶將軍談他的計劃。他建議在松巖口村借助一座破廟來辦一所醫院。聶和延安的領導都反對——因為在游擊戰中,固定基地絕難保住,但是他們還是向白求恩的心愿讓步了。◆◆◆◆◆ 他一邊給傷員開刀,訓練醫務人員,一邊編寫基礎醫學和戰地手術的教材。在每天工作十八小時的情況下,他還能擠出時間和當地村民一道蓋他親手設計的醫院,制造他親手發明的器械設備。 9月15日,這所中國人稱之為模范醫院的醫院,在盛大的儀式下揭幕了。 幾天后,他率領最近成立的流動醫療隊向東去了。不久,日本軍隊就進入松巖口,殘酷地摧毀了這個村子和整個醫院。這次野蠻的進攻著實教訓了白求恩。 他再沒有回松巖口去重建醫院。以后的四個月他組織了臨時醫院,利用農家作病房和手術室。既然不可能有個永久性的醫院講課,他就從邊區各個軍分區把代表們召集了來,在緊張的三周短訓班里,教給他們當醫生、護士、護理員所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術。然后,這些人再回到各自的地區,去執行同樣的訓練計劃。 在這里,進行正規教學的時間是不多的,他和醫療隊隨時都要聽招呼去做工作。醫療隊包括兩名白求恩訓練出來的醫生,一名護士,一名炊事員,兩名衛生員,兩名助手,一名翻譯。一聽到有戰斗情況,他和醫療隊就立刻上馬,沿著狹窄的山道前進,到前線附近建立臨時醫療站。他們很少距離火線五公里以外。 關于醫療隊的佳話可多了,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晉北黑寺一役。當時白求恩搞了一種接力制度,使傷員通過最近的路到醫療隊來。他們連續四十個小時,不斷接待、治療了七十一名傷員。最重要的結果是:傷員中整整三分之一的人都迅速康復,在一個月之內重返前線。如果沒有白求恩的嚴密組織和高明的手術,多數人很可能會不治死去或者從此喪失戰斗力。白求恩在給聶將軍的報告里,總結了幾句很快在中國傳為名言的話:“到傷員那里去!醫生坐等病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BR> 1939年2月,他率領醫療隊通過日軍封鎖線,跨越平漢路,到達冀中平原。他巡視了該區的每一所醫院,給它們以幫助;他總是召集起工作人員,公開討論他們工作中的優缺點。這個地區一如山里,也有戰斗。醫療隊在這里工作得非常英勇。最有名的一次戰斗發生在曲回寺。他們連續六十九個小時為一百一十五名傷員做了外科手術。 6月,白求恩再次通過平漢線。這時他開始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他一個人不可能走遍整個邊區;自己最重要的職責應該是訓練醫務人員。這樣做,他需要錢好去購買設備補給。于是他計劃要在加拿大進行一次籌款旅行。 他也知道自己需要休息。8月,他給一位加拿大朋友寫信說:“我的健康還不錯——只是牙齒需要檢查,一只耳朵已經聾了三個月,眼鏡也需要重配了。但是除了這些小毛病和相當瘦之外,我挺好?!?FONT face=Verdana>◆◆◆◆◆ 事實是,他的健康很不好。他很弱,很瘦。最使部隊領導不安的是,他只吃給普通戰士的那一點可憐的配給,多一點也不肯吃。此外是一點小米、雞蛋、蔬菜(得看能不能都搞到),這就是他的全部伙食。 這是很不夠的。中國使他老了二十年。只因他那種無比堅毅的、非做到不可的、非按自己規定的高標準做到不可的愿望,才使他活下來的。 私地里,在給一位加拿大友人的信中,他承認自己想家。 “多么向往咖啡、嫩烤牛肉、蘋果餡餅和冰淇淋啊,美味的佳肴幻景般地呈現在眼前。書籍——人們還在寫作、還在演奏音樂嗎?你們還跳舞、喝啤酒、看電影嗎?躺在鋪著潔白床單的、軟綿綿的床上,又是何種滋味?女人照舊喜歡有人愛她們嗎?” 他在計劃11月份去加拿大前的最后一次巡視中,折回來參加一場戰斗,在臨近火線、時間緊迫的情況下給傷員做手術。10月28日,他在一次手術中割破了手指。幾天后,傷還沒愈合時,他又治理了一例頭部中劇毒的傷員。 不消幾天,他就不能走動了。11月5日,手指腫了起來,人也發燒了。隨后,出現了膿瘍。 人們把他抬到黃石口村,研究是否該做截肢的緊急手術,因為手臂血液中了毒,正向全身擴散。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向他們擺手請退。已經太晚了。 1939年11月12日天亮前,醫生、護士們噙著眼淚,在床邊來回轉,看著他,沒有辦法。五點二十分,他的呼吸停止了。 白求恩不幸逝世,他的故土卻將他忘了。直到1970年初加拿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系以前,整整一代加拿大人對這位偉人的英雄業績竟一無所知。1973年特魯多總理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歸國之后,加拿大政府才買下了白求恩在格雷文赫斯特的誕生故宅,修復如舊。1976年8月30日,白求恩紀念館作為國家博物館開放了。出席的貴賓中有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和來自北京的高級代表團。 在他去世的第四十個年頭的今天,諾爾曼•白求恩的精神,幸福地長存在天地間的兩處。他活在他故鄉加拿大人民的心中,也活在他的第二故鄉中國人民的心中。 這樣的人,歷史上能有幾個!
(本文作者現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任教。從1969年起他著手撰寫白求恩的傳記,遍訪美 國、英國、西班牙、中國、墨西哥等國收集資料,于1973年寫成《白求恩傳》;還為少年讀者撰寫了《諾爾曼•白求恩》一書。1977年出版了新作《諾爾曼•白求恩思想》。加拿大園林處在修復白求恩大夫故居時,曾聘請他為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