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心鍛造生命盾牌——記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研究員李曙光 | |||||
|
|||||
|
一心鍛造生命盾牌
——記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研究員李曙光
李曙光,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研究員,一個做夢都想為官兵鍛造生命盾牌的專家。
為了強軍夢的實現,李曙光研制出世界上最先進的系列掃雷防護裝具,被聯合國列為維和部隊裝備;他研制出功能先進的兩棲、履帶和輪式裝甲救護車,填補了我軍戰場救護裝備有編無裝的空白;他提出并推動建成我國首個“武器殺傷生物效應評估中心”,使我軍有了對相關理論研究進行科學鑒定的權威機構。
邁出圓夢第一步
李曙光的祖父兄弟5人,有3人在抗日戰爭中獻出了生命。因此,他從小就有從軍報國的志向。入伍后,他被分配到某研究所當戰士實驗員,看到一些專家的科研強軍壯舉后,萌生出當一名戰士科學家的夢想。雖然不少人認為李曙光異想天開,但他借來大量專業書刻苦學習,邁出圓夢第一步。
“戰士小李居然把恒溫孵箱搞出來了!”不久,這個消息在研究所不脛而走。原來,研究所細胞培養數量大,需要大容量的恒溫孵箱,而當時國內很難采購到這類設備。李曙光主動請纓,攻下這個難關。之后,一鳴驚人的李曙光被保送到南京理工大學學習戰斗部設計,成為一名科技干部。
那年,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調他去參與籌建我軍第一個創傷彈道實驗室。有人好意相勸,說你不是學醫的,在醫科大學沒有競爭力。李曙光未受影響,一切從頭來!3年時間,他順利完成8門醫學基礎課程學習,各科成績名列前茅,獲得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為研制野戰防護裝備奠定了堅實基礎。隨后,他在創傷彈道學領域,一舉摘取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全軍“九五”重大科技成果獎等多項桂冠。
李曙光名氣越來越大,國內不少單位以重要職務和豐厚待遇為籌碼,勸他脫下軍裝加盟。李曙光一概不為所動,全身心撲在為官兵鑄造野戰救護盾牌上。
心里裝著將士安危
“戰時管用、部隊急需、官兵期盼”,這是李曙光始終不變的科研方向。
國際紅十字會的統計證明:地雷已成全球公害。解決排雷防護設備難題,落在李曙光肩上。
一雙小小的防雷鞋,涉及生物醫學、力學、材料學、結構學等多門學科。為掌握準確數據,李曙光踏進雷場,進行幾百次實爆試驗。28天后,他帶著研制出的防雷鞋赴雷場做模擬試驗,實驗地雷的TNT當量為50克。一聲沉悶的爆炸聲后,模擬人腿安然無恙!指揮長一把抱住李曙光:“老李,這是世界上第一雙能完全防護地雷的鞋子!”此言很快得到驗證。這天,戰士侯偉杰右腳踩響了一枚防步兵地雷,由于他腳穿防雷鞋,只是大腳趾內側有輕微撕裂,住院幾天后就能下地行走。由此,侯偉杰成為世界上因穿防雷鞋觸雷而安然無恙的第一人。此時的李曙光,把防護的目光由TNT當量50克的地雷,轉向TNT當量210克的地雷,這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防步兵地雷,爆炸致殘率為100%,致死率達到60%以上。經過反復實驗和改進,李曙光最終在半年后研制出新式防雷鞋,成功防住TNT當量210克的地雷,在世界地雷防護領域引起轟動。
關鍵時刻敢于拼命
李曙光是有名的“科研鐵人”。一次,李曙光患重感冒發燒至40℃,但他堅持按既定日程到東北寒區部隊調研,6天行程6000多公里。調研結束,他虛脫得挪不了步,被送到醫院治療。還有一次,在零下40℃的黑龍江極寒地區,一臺救護裝備在試驗中“趴了窩”,李曙光鉆到裝備底盤下排除故障,雙手被嚴重凍傷。
說起不要命來,李曙光更有講不完的故事。掃雷防護裝具裝備掃雷部隊后,官兵對其可靠性有疑慮。李曙光當場穿上防雷鞋和防雷服,大吼了一聲:“今天的雷場我先上!”從容不迫地邁向雷區。
“多研制幾件衛勤裝備,就能多搶救幾名戰士生命,就能給部隊打仗增加幾分勝算!”懷著這個心愿,李曙光長年累月超負荷工作,弄得自己一身疾病。上級領導兩次強迫他住院治療,每次剛剛好轉他就急著出院。李曙光說:“幾天聞不到硝煙和戰士的汗味,我心里就不踏實。”(( 2013/09/23 來源:《 光明日報 》20130925
(責任編輯 蔡國軍)
|
|||||
|
|||||
白求恩精神研究會 京ICP備16027503號
電話:010-82089470 地址:北京西四環中路59號
郵編:100039 E-mail:byh931111@163.com
網絡技術信息中心:北京國鉅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1號學院國際大廈907B 郵編:100191 郵箱:contactus@guojus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