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受白求恩同志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 | |||||
|
|||||
|
接受白求恩同志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
饒正錫
白求恩同志在八路軍服務的兩年中,對于八路軍醫務工作,不論在技術上,工作上,都有偉大的貢獻,這些貢獻不僅是八路軍的,而應該是全中國的。
白求恩同志不是一個單純的直接的技術工作者,他有著共產黨人的國際主義精神,高度的工作熱忱與責任心;把他的高明的技術與豐富的工作經驗,以循循善誘的教育精神,普遍的灌輸了我們以新的醫療技術,同時又以新的觀點創造了在極端困難環境中進行醫療工作的組織形式與工作方法。
他是個前進的醫學家,我們工作的榜樣,他領導我們的醫療技術工作,向著新的方向發展邁進了。
然而不幸僅僅兩年,短短的兩年在他的領導下我們正舉步向前邁進的時候,他竟離開我們而長逝了。
他死,我們比任何人感覺更悲痛,好像孩子丟失了親愛的母親一樣,因為他曾如慈母一樣的愛我們、撫育我們、教導我們。
紀念他僅僅悲痛哀悼是不夠的,我們的責任是如何繼承他的革命精神,誠懇的接受他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完成他未完成的事業,這才是每一個醫務工作者紀念白求恩同志,應采取的態度與決心。
白求恩同志給我們留下些什么寶貴的遺產呢?
第一、優良的技術工作風度
(A)白求恩同志具有卓越超人的技術,然而從來沒有以卓越超人而自驕自滿,也絕不因技術高超而清高,把任何簡單的創傷處理,輕易委托不能勝任的人。他虛心到每一個輕微創傷都不輕易放過,他不因創傷簡單而治療忽略,因為他深知自己比其他醫生知道得多些,同時感覺要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教育必須如此。一個傷者需行手術或者進行特殊治療時,他事前必定非常細心的診查,考慮,在沒有診查清楚以前絕不輕易施行的。有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老醫師工作中尚且如此虛心、謹慎態度處理問題,是值得我們青年醫生努力效法的。
我們部分的醫生常常由于在學習中與工作中存在著“好高鶩遠,,的習氣,產生對技術不虛心去腳踏實地的學習,與不耐煩于細小治療工作的毛病,而發生兩種不正確的傾向:一種是工作不慎重碰了釘子而灰心失望,一種似是而非的“自滿”。我們要技術進步就必須克服這些不正確的傾向,以白求恩作榜樣,不自滿不驕傲,養成虛心謹慎的作風。
(B)正因為白求恩同志的虛心謹慎,他在技術上總是抱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從來不滿足于他自己的成就。他一面工作,一面研究;總想得出好而又好的方法,獲取進而又進的發展,因此特別富于創造性。當他到晉察冀邊區不久,根據工作的觀察,針對戰場救護的缺點,著作一本極切實際的教育材料《創傷初步治療》,同時改進了許多技術上、工作上的作風,匐l措了存游擊戰中許多新的組織形式與工作方法。
近年來我們工作有著顯著的進步,然而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著許多嚴重的弱點。這些弱點的形成,一方面固然是客觀上物質的困難,另一方面是受著主觀上陳舊的保守的狹隘的觀點所阻礙。為著要在新的環境,適應新的工作要求,“墨守成規,照例進行”的工作態度是非常不夠的。我們應該注意在實際工作中學習、研究,從過去的與現在的經驗教訓中,學習白求恩同志的工作精神,創造了新的工作方式與方法來進一步的發展我們的事業。
(C)“獅子的心腸,婦人的手”這句話是用以形容一個醫生必備的風格,就是說一定要勇敢、大膽、健壯、敏捷而沉著,同時也要溫和、仁慈、細心。白求恩同志是這種風格的典型人物。為了在二十四小時內為傷員施行初步的手術,他帳篷式的野戰手術室,就布置在離火線八里的地方,雖然炮彈落在附近,飛機在天空中盤旋,他置若罔聞,勇敢沉著,進行著他的手術,有一次險些兒做俘虜,然而他毫不畏怯。
對待病人,他說:“你必須看他們每個人都是你的兄弟,你的父親——因為就真理說,他比兄弟父親更親切些——他是你的同志。”白求恩同志用了比父親兄弟的更高的愛,愛護著所有的病人,對病人的溫和仁慈,細心的態度,使得受傷將士在醫院中,把他當作母親一樣的離不開他。
學習白求恩同志這種風格,必須努力于我們品格的修養,克服在技術工作中輕浮、疏忽、茍且敷衍的壞習慣,養成守紀律負責任、沉著勇敢、緊張樸素、仁慈細心的作風。第二、工作的熱忱與責任心(A)白求恩同志,是共產黨員,做醫務工作有30多年,雖然他對政治方面有很好的研究與了解,然而他沒有“見異思遷,,放棄他的技術工作的想法,相反的更積極從事于他技術的研究與工作。因為他充分了解革命工作的向前推進,不是單方面可以達到目的的。他理想著,實踐著從革命斗爭勝利的需要上,用他的技術,達到他遠大的政治愿望——全人類最后解放的共產主義社會。因此他始終如一的忠于他的技術,用技術來表現他對革命工作的熱誠,用技術來爭取革命的勝利。
白求恩同志從政治上深刻的認識了技術在革命過程中的重要性,并積極的努力于他的技術工作,得到了對革命的偉大的貢獻,證實著一部分技術工作人員對技術工作沒有興趣、沒有前途的論調是沒有意義的,是歪曲的。
(B)對病人的愛護關心,白求恩同志用了他全部的精力和時間。不僅關心著病人的醫藥治療,而且關心病人生活中的一切;除了手術治療以外,絕大部分的時間是實際做或者想如何從各方面——醫院設備、工作制度、組織機構,到病人的食飯、穿衣、睡覺等等,來使病人減少痛苦,舒適的休養,求得迅速治愈,早日出院歸隊,而對自己的生活毫不介意。雖然我們估計到他是一個外國人,而且年紀很大,給他以生活上的特殊優待,可是他屢次的拒絕,要求降低與一般醫生一樣的艱苦生活。
他的工作時間,完全依據病人的需要,沒有規定,只要病人需要他的時候,他就不顧一切疲勞及自己生活——有時忘記了吃飯,洗臉,沒有時間睡覺——跑到病人面前,耐心解決病人的問題。在前線常常走了很遠的路,剛一到就碰到傷兵需手術,他就立刻準備一切,等到手術完畢后,才談到自己的生活。因為他是把病人的痛苦當作他自己的痛苦一樣,刻不容緩的要解除它。
如果一個醫務工作者,他只了解到一個革命的同志受傷、生病,與他除了治療上的關系而外,再沒有別的關系,這就是說為了看病而看病的觀點,是非常錯誤的,應該從政治上了解到還有更深一層的親密的同志關系,像白求恩同志一樣的態度。有些人因為沒有很好的更深一層的了解到這一點,所以對病人往往采取漠不關心的態度,除治療而外,很少對病人生活上精神上的關心,這是必須嚴格糾正的。
(C)白求恩同志的艱苦工作的精神戰勝了一切困難,作到了一般人所不能想象到的工作。根據治療戰傷的經驗,要避免創傷傳染,縮短治療時間,在24小時以內為傷者進行一次初步手術,是最可靠的辦法。白求恩同志以其高度工作熱忱與責任心,下定決心要行這個辦法,在著手實行的時候,他認為首先必須革新醫務人員的工作觀點與責任。他說:“醫生坐在家里,等待病人來叩門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同時根據這一個革新的觀點,他提了一個有歷史意義的口號,那就是:“我們要到受傷的人那里去,不要等受傷的人來找我們?!边@口號的提出是很容易的,要實行起來卻很艱難,如果有很完善的交通路線與交通工具——汽車火車輪船甚至飛機則不足為奇。可是白求恩同志工作的地區,是在落后的中國北部崎嶇不平的山地,沒有汽車、沒有火車,更沒有飛機,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騾馬,而所進行的戰斗,又是忽東忽西的游擊戰。在這樣的環境中,要來實行這個口號,須具有高度的工作熱誠,及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與堅強不屈的艱苦工作意志的人才能做到的;可是我們的國際友人——白求恩同志及他的助手——我們堅苦工作的醫生,卻真正實行了。
為了實行這個口號,僅僅是工作的觀點及責任的革新還不夠,還需要有一定的組織形式相適應,才能達到目的。因此,白求恩同志根據戰爭的性質,規定出一個醫療的組織形式,攜帶藥材用具須簡單輕便,同時也需夠一個戰斗的需要,這組織的名稱叫做“戰地流動醫療組”。下面是他親自率領的一個組的人員數目表:
流動醫療組的組織表
醫生 3
施麻醉者 1
手術室護士 1
勤務員 2
炊事員 1
飼養員 2
共計人數10
外馱馬五匹
器械材料的數量
名稱 數量
手術臺 1具
外科器械 1具
麻醉藥 15磅
消毒藥 15磅
消毒紗布棉花 100磅
木質夾板 50個
托馬氏夾板 20個
其他手術換藥用具等等
以上的材料可供給五百傷兵之用,只要三個騾子馱,可以隨部隊流動,非常輕便靈活。此外尚有兩匹馬,醫生輪流騎,其余人員步行。
當他接到某處戰斗開始的時候,即刻率領這個組動身,而且規定每小時走15里,他說:“縱然趕不到前線救護,至少可在途中碰著?!边@種對傷員救治的緊張艱苦的作風,真如軍事指揮員遇著緊急戰斗為爭取先機之利,不可耽誤一分一秒的時間一樣的迅速緊張,白求恩同志是真正站在最前線把握著他的技術配合了戰爭。
艱苦工作的作風,是八路軍醫務人員固有的風格,光榮的傳統。這傳統、風格是花費了無數時間精力與無數的醫務工作同志犧牲流血的代價所換來的。我們經歷過各種復雜不同的戰爭情況與戰斗形式——游擊戰、運動戰、陣地戰等等,遭遇著有后方與無后方的作戰的場合——過草地、爬雪山、二萬五千里的長途跋涉,直到現在所進行的殘酷的抗日戰爭。在上述一切情況中產生的困難,往往是難以預料的;要克服這困難,必然是很艱苦的。我們十年來工作的過程,就是與困難搏斗的過程,戰勝困難,獲得了工作的發展,完成了應盡的任務的。
可是十年來我們的發展受到技術缺乏的限制,雖然用了無限的艱苦精神工作,而所得到的卻是有限的成績。
我們要學習白求恩同志這種艱苦工作的精神,除了保持與發揚我們的優良傳統以外,尚需努力提高技術水準,用我們固有的艱苦工作精神,配合著新的技術,必能收獲艱苦工作更大的效果,發揮創造的精神。
(D)為了救治抗日的負傷將士,他的工作熱忱是達到了從來未有的高度,這就是他在晉察冀邊區工作中偉大的創舉——輸血。他說“前方將士為國家民族打仗,可以流血犧牲,難道我們在后方的工作人員取出一點血液補充他們,有什么不應該嗎?況且對身體的健康并無妨礙”。當時他說完了這一段話后,即刻以身作則,取出了自己的血二百西西,為一個垂危傷員注射,挽救這個戰士的生命,于是感動了所有在他周圍的人們一一醫務人員,受傷將士,當地老百姓——他們由奇異、敬佩、興奮,直到流淚。“流淚”這不過是對這位國際友人的犧牲精神,從心坎中激動出一時無所報答的誠摯敬愛的表示,他們將更堅決、更勇敢、團結一起為中華民族解放,為世界人類解放事業努力奮斗,來回答這偉大的國際主義者的同情與愛護。
我們要用白求恩同志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來反對個別人員自私自利的現象。他們沒有或者不認真“一切為著病人而工作”的觀念,往往把個人生活看得很重,反而對病人的困難,總是以物質缺乏為借口推諉,不積極負責在現有的物質條件下盡心盡力的求得改善,是應該糾正的。
白求恩同志為了救治傷員,不僅犧牲了他全部精力和時間,進行治療的技術工作,而且犧牲了他寶貴的血液,這對于自私自利的人,豈不愧死。第三、耐心的教育精神白求恩同志在實際工作中使他很快的了解到八路軍自行培養的工農分子的醫務工作人員,技術質量低于政治質量,他說:“你們政治上是好的,但技術太差?!比欢髁诉@不是他們的錯誤,而是社會的缺點,許多弱點的暴露使他更深的感覺要求得八路軍整個醫務工作上的進步。首先,必須對這些技術不足的醫務人員給以實際理論緊相聯系的技術教育,于是毅然決然自覺的擔任起了這一任務。
當然他這種自覺性決不是偶然的,第一由于他已經是一個無產階級的醫學家,對技術并不看做神秘的東西,只要在教學兩方面努力,雖然文化程度低,也可以接受的。第二就是無產階級黨布爾什維克的階級友愛的發揚,他廣博的學識與經驗,毫不慳吝的傾注給每一個醫務人員——他的同志們,他理想著把他們的技術提高到與他一樣的程度。因此他并不輕視他們技術程度的低落,鄙棄他們工農的成分。他用了最通俗、最實際、耐心的方法教育了他們。為此他苦心孤詣創辦了一個特別外科醫院,一方面治療重傷,一方面為著實際的教育。他的手術室經常掛著一塊白布,當他指定某一醫生施行某種手術以前,首先要問你對這個手術如何施行,如果答得對,就準許你做,否則在白布上繪出圖來,指明如何切開,神經血管之所在,如何縫合,以及其他應注意事項,加以解釋。
在他這種實際耐心的教育精神之下,兩年的工作過程中訓練了一批他所理想的外科醫生,分赴在各戰場上跟他一樣的工作。
這些醫生不僅學得了他的技術,而且學得了他的工作作風與工作精神;指示了他們不僅要保持艱苦工作的優良傳統,而且要正確的向前發展;這就是說,使他們優良的政治質量加上了技術,將更大的發揮艱苦工作的效能。
可是為了糾正我們技術工作壞的習慣,除了耐心教育外,同時進行嚴格的批評。他說:“你們的技術領導者,與實際技術工作者某些方面傾向于官僚主義的習氣,工作不實際,學習方面不細心、不耐煩,沒有嚴格的經常工作精神?!庇袝r因為這些問題大發脾氣,可是一經工作完畢之后,卻很親切和藹的解釋,他說:“關于醫療技術工作必須如此嚴格,不可有絲毫的馬虎,否則你們就不會成為一個好的外科醫生?!庇纱丝梢娝@種嚴厲的批評與斥責,正是對我們另一種積極的教育,這也正表示出他對我們誠摯的愛。
我們應當伸出技術貧乏的手,為革命醫務衛生事業奮斗的心,熱烈地、誠懇地接受這個偉大的愛,努力于理論的學習,耐心于實際工作;把理論與實際密切聯系起來,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研究。如果以為科學的醫學深奧莫測不得其門而入,立于門外,畏縮不前,或者進門后不勇敢耐心的下手拿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徘徊張望,那是不能成為一個好的技術工作者的。白求恩同志技術的高超——他精于巧妙的肺部手術——并不是完全依賴于理論的學習,而最重要的是在于實際工作中不斷的探求與研究所獲得的寶貴經驗。這樣才能創造出新的工作方法。理論上的學習只不過是“進門”而已。
我們要以白求恩同志為模范,不斷的學習、研究;教育自己、教育別人;養成技術優良與政治堅定,為民族解放人類解放而徹底奮斗的技術工作者。
第四、科學、藝術的工作報告與統計
報告和統計是工作的成績和弱點的具體總結,從這些成績和弱點中可以獲取工作的經驗教訓,由經驗教訓中獲取改進工作的方法,配合著具體實際情況就成為工作向前推動發展的方向。
因此報告統計成為了我們研究與改進工作的有力實際的依據,同時也是最具體、最現實的工作教育武器。
白求恩同志的歷次工作的報告和統計含有決定一切意義的,是我們的模范,應當學習和研究。
(一)報告具體,他每一工作報告中一般的是從那里的實際環境,工作情況,一方面看出工作的成績,同時毫不隱瞞的暴露工作的弱點,并具體說明成績如何得來,弱點如何產生,發展的前途如何,同時也提出具體的辦法改進,簡潔明確,一目了然。
(二)統計方法的科學,一看了他的統計表格,他的工作的實際耐煩細心的精神,就浮動在你的眼前。其所以使我們有如此的感覺,就是因為他藝術的科學方法,對傷員的統計,他不用各個戰斗的統計,而是將各個戰斗傷員作分別統計。茲錄一個戰斗的統計作為一個例子:
加美醫療隊一個戰斗中在最前線40小時內所施行手術的71名傷員病狀分析如下:
(1)從前線到醫院。
已到醫院者 63
未到醫院者4
死者1
留在前線者2
不必施手術者1
合計 71
(2)經過初步治療后,到醫院的63名傷兵現狀分類如下:
第一類傷干凈無傳染現象者22 34.9%
第二類傳染現象甚輕者21 33.4%
第三類中等度的傳染現象者 20 (一般的) 31.7%
共計63
(3)發熱情形統計
第一類傷兵中6%發熱
第二類傷兵中44%發熱
第三類傷兵中50%發熱
他從這個統計中得出三點工作上的結論:
(1)有三分之一的傷兵手術后,沒有傳染化膿,這是很大的進步。
(2)傷員由前線到達救護站(活動醫療組所在地),搬運的時間最早是7.15小時,最長的40小時,平均24小時。在山路崎嶇交通不便的條件之下獲得如此成績,實甚滿意。
(3)假如能克服兩個困難:
A.從戰場運到救護站耽誤的時間。
B.從前線救護站到醫院因途中無換藥站而耽誤的治療時間。
我們相信傳染現象者必少于33.4%,而不是現在的65.1%,如此可節省許多住院時間。
上面這一個別戰斗中救護情況報告的統計是如何的實際、科學,而富于改進工作的研究價值;同時這個統計,不是以不細心、耐煩、熱忱、負責的實際工作者所能做出。
然而這不是夸耀自己的功勞,故意顯示自己的成就,而是為了工作更進一步的改善與發展;同時這個實際統計中警惕著醫務人員工作改善,使軍事指揮員對傷員的照顧更有把握的實際注意。
統計報告是我們工作中最弱的一環,例如在工作報告中:“有進步”、“差不多”、“也還好”等空洞、浮滑之詞,滿布于每一條文之間,缺乏具體的內容;至于統計則籠統含混不清,精確的醫藥數目與比例不切實際,因此埋頭苦干的工作精神所具體表現的成績,在這些數目字與報告中反映不出來。這固然有許多的客觀的原因,但是一般的還是對這一方面的工作忽視。
我們應當認識報告和統計是工作中的經驗教訓用文字表達出來的結晶,同時也是一個歷史的記載,應當嚴重注意這個工作,改進這個工作。
白求恩同志的生平事業值得我們學習的太多了,我這里只不過就其在八路軍中兩年過程中的事跡,根據個人的感覺簡單的寫出這一些,供大家作研究的參考。
白求恩同志在晉察冀服務的兩年中,不論在醫務技術上、工作作風上、政治上都是為我們醫務工作者的模范,值得我們學習。
為了改進我們的工作,發展我們的事業,白求恩同志的工作品格、作風、精神,就是我們改進發展的指南針。雖然白求恩同志這種工作精神與作風我們早已部分的存在,可是決不能因此自滿。所以我們希望全體醫務工作者,站在工作的立場上,用自我批評的精神,熱烈的對白求恩同志的工作各方面成就加以深刻的討論與研究,并具體實現到工作中去。這樣白求恩同志便沒有死,永遠活在我們心里,活在我們實際工作中!
(注:1.原稿發表在1940年3月《國防衛生》1卷2期;2.此原稿為繁體字)
|
|||||
|
|||||
白求恩精神研究會 京ICP備16027503號
電話:010-82089470 地址:北京西四環中路59號
郵編:100039 E-mail:byh931111@163.com
網絡技術信息中心:北京國鉅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1號學院國際大廈907B 郵編:100191 郵箱:contactus@guojus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