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易·艾黎重要活動年表 | |||||
|
|||||
|
路易·艾黎重要活動年表
1897年12月2日 生于新西蘭坎特伯雷地區斯普林菲爾德鎮。
1902年—1905年在安伯利上學。
1906年 遷至克賴斯特徹奇,上華倫努伊小學。
1912年 考入克賴斯特徹奇市男子中學。
1916年 加入新西蘭遠征軍。
1918年1月被派往歐洲戰場作戰。 11月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回新西蘭。
1920年 在新西蘭北島塔拉納基與友人合辦農場。
1926年11月返回克賴斯特徹奇。12月 乘澳船離新西蘭,決定去大革命中的中國。
1927年1月—3月 途徑澳大利亞,在悉尼附近植物灣一化肥廠做工,以掙得船資。4月21日 抵上海。5月 在公共租界工部局消防處任小隊長,后升任督察,負責檢查防火設施。
1929年夏 利用探親假協助華洋義賑會在綏遠從事救災工作;去薩拉齊途中邂逅埃德加·斯基;在上海領養阿蘭(段士謀)。
1928年—31年假期去華東各地旅行,并訪問朝鮮和日本。
1932年春 利用探親假去湖北協助水災救濟工作;向共產黨控制一的洪湖地區運送小麥;收養邁克(黎雪)。
1932年3月—9月 帶阿蘭回新西蘭探親,經越南回上海。年末 結識艾格妮絲·史沫特萊,并開始與進步分子建立聯系。
1933年8月任工部局工業科工廠督察長,負責檢查工廠安全措施;經史沫特萊介紹結識宋慶齡。
1934年 加入上海第一個國際性的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協助掩護黨的地下工作者;上海地下黨在其愚園路住所安裝了秘密電臺,以與紅軍方面聯系。
1936年3月開始為格蘭尼奇夫婦主編的《中國之聲》雜志撰稿,直至次年11月該利被封。9月去西安轉太原為黨兌換紅軍在山西繳獲的地方銀行鈔票。
1937的3月回新西蘭并作環球旅行,考察工廠安全條件。7月 抗日戰爭爆發后提前回上海。11月支持阿蘭和邁克離滬去延安。
1938年 與埃德加·斯諾和佩格·斯諾等中外友人醞釀發起“工合”運動。4月 中國工業合作促進委員會在上海成立。7月 辭去上海工部局職務,去武漢組織工合;與周恩來和博古交換意見。見宋美齡并取得國民黨政府許可,開始工合工作。8月5日 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在武漢成立,任代理總干事;同時被任命為行政院咨詢工合工作的技術顧問。12月 去廣西、湖南后至戰時首都重慶。◆◆◆◆◆
1939年1月以宋慶齡為首的中國工業合作社國際促進委員會在香港成立,任實地工作秘書;去香港為開始東南地區工作爭取經費;后返回贛縣。1月—2月 與印度醫療隊自重慶同去延安,見毛澤東;去榆林建立工合事務所。5月 在福建、安徽和浙江視察工合工作;回贛州后患傷寒和瘧疾,臥病兩個月。7月 自重慶步行至松潘,為合作社承包制作的百萬條軍毯購買羊毛原料。
1939年底—1940年初出席延安舉行的第二屆邊區工農業展覽會; 再次會見毛澤東。春 第一次去西南地區視察工合工作。7月 在重慶代理中國工合協會秘書長,出席工合產品展覽會;去香港參加工合國際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因瘧疾復發住院。秋應斯諾之邀去馬尼拉介紹工合情況,同埃文斯·卡爾遜一起返回中國;回國途中經廣東、福建、江西、浙江和新四軍地區視察工合工作,后去桂林、柳州、貴陽等地,最后抵重慶。
1941年 為從緬甸運回美國協助中國工業合作委員會支援的卡車,繞道新加坡,后沿滇緬公路回中國。11月 參加在香港舉行的工合產品展覽會和聯歡節;珍珠港事件前夕回重慶。
1942年 工作重點轉向培訓工合青年干部和技術人員,同喬治·何克在陜西雙石鋪建立培黎學校。9月 被行政院解除工合技術顧問職務,但仍以工合國際委員會實地工作秘書身份繼續工作。
1943年底 同李約瑟一道去甘肅西部作考察旅行;為計劃西遷的雙石鋪培黎學校在山丹縣找到新校址。
1944年12月率先遣組抵山丹為遷校準備校舍。
1945年2月開始在山丹建立新的培黎工藝學校,喬治·何克任校長;去重慶為山丹學校向工合國際委員會爭取財政援助。
1945年7月喬治·何克去世后繼任校長直至解放后。
1947年4月去上海10天,同遷至上海的工合協會和國際委員會同仁商談工作。
1949年9月山丹解放后,應解放軍要求,組織學生用卡車運送部隊去解放玉門油礦。11月 在甘肅酒泉會見彭德懷,學校工作受到贊揚。
1951年1月去北京參加解放后第一次工合會議,停留約半年。6月 參加工合國際委員會收尾工作會議。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及山丹學校分別劃歸中華全國合作總社和燃料工作部西北石油管理局接管。
1952年6月參加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籌備會議。10月 作為新西蘭代表團副團長出席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隨后同代表們去各地參觀訪問;第一本介紹在華經歷的書《有辦法》在上海出版。 12月 回山丹。
1953年 山丹培黎學校遷往蘭州,改為蘭州培黎石油技工學校,被任命為校長。秋代表新西蘭和平理事會出任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聯絡委員會委員;此后定居北京。
1954年 《有辦法》的續篇《人民有力量》,以及《歷代和平詩選》和《人民的聲音》出版。
1955年6月出席世界和平理事會召開的赫爾辛基世界和平大會;早期詩選《活的北京拾零》在新西蘭出版。◆◆◆◆◆
1956年 經中國西南地區去越南,其后又往北朝鮮及蒙古人民共和國訪問;發表《清晨大地靜悄悄》、《外蒙古之行》、《越南之春》及《越南的牧童》等著作。
1957年 紀錄訪問中國邊遠地區的日記體散文《人道的中國》在新西蘭出版。
1958年—1959年參加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會議;在中國“大躍進”期間,進行了一次歷經15省、行程4萬公里的旅行;《山丹:探索創造性教育紀實》在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出版。
1960年2月—4月 23年來第一次返新西蘭,并訪澳大利亞。
1961年1月參加在開羅舉行的亞非人民團結理事會特別會議。3月 參加在新德里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會議。4月 參加在萬隆舉行的亞非人民團結理事會會議。8月 參加在日本召開的第7屆禁止原子彈、氫彈世界大會,以后每年一次,直到1965年。
1962年 擔任蘭州石油技工學校名譽校長。 3月 應切·格瓦拉邀請訪問古巴。
1964年 參加在平壤召開的亞非經濟會議。11月 參加在河內召開的聲援越南人民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保衛和平國際會議。
1964年12月—1965年2月 返新西蘭并到澳大利亞訪問。9月 參加在雅加達召開的反對外國軍事基地國際會議。
1966年6月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亞非作家緊急會議。
1966年—1971年在湖南、湖北、山東、江西、廣東、黑龍江、浙江、江蘇等省進行訪問,其后出版了《中國見聞(1966—1971)》。
1970年 威利斯·艾雷著的艾黎傳記《一個在中國學習的人》在新西蘭出版。
1971年10月—1972年3月 去新西蘭探親訪問,在各地介紹中國;維多利亞大學授予他文學榮譽博士學位。
1973年2月—4月 訪問澳大利亞,作講演旅行。
1972年—1975年在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出版了若干著作,包括《變革之風》、《獻給奧蒂魯阿的詩》、《漫步篇,訪澳大利亞詩52首》、《公路上遇到的老中醫》、《在中國的青山上》和《今天和明天》。
1976年 訪問并報道了河南的水災和遼寧的地震災區,以及山東、廣東、海南、新疆等地。
1977年 訪問四川、黑龍江、河南和廣西少數民族聚居的自治縣;為報道水災后恢復情況訪問河南駐馬店;《大雪壓青松》和《好風集》兩本詩選分別在新西蘭和中國出版。12月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為艾黎80壽辰舉行宴會,鄧小平同志出席祝賀。
1978年 訪問三門峽工程及河南、山西、寫有《中原的斗爭——河南》和《高原省——山西》;去湖北洪湖和武漢,參觀舊地并了解新的發展情況。 ◆◆◆◆◆
1979年 同來華拍攝紀錄片《中國的路易·艾黎》的新西蘭電影攝制組一道訪問各地;
杰夫·查普爾所著同名傳記在新西蘭出版;在廣西、廣東訪問越南難民,后發表《越南難民在中國》一書。
1980年—1982年出版中國古詩譯作《唐宋詩選》、《少數民族詩歌選》、《李白詩歌200首》、《白居易詩選(200首)》。
1981年6月去上海參加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的葬禮。
1982年6月參加蘭州石油技工學校40周年校慶;同校友重訪山丹,參加艾黎捐贈文物陳列館開幕式。12月2日 對外友協為艾黎85壽辰舉行宴會,鄧穎超等國家領導人到會祝賀;被授予北京市榮譽市民稱號。
1983年11月任重新恢復活動的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名譽顧問;與旺達·加恩塞合著的《中國古窯與現代陶瓷》一書在澳大利亞出版。
1984年1月被中國筆會中心接納為第一個外國會員,并參加了該會為接納他專門舉行的詩歌朗頌會。 9月 出席為紀念喬治·何克修建的山丹培黎圖書館開幕式。 9月—10月被推選為中國史沫特萊、斯特朗、斯諾研究會顧問;出席該會在武漢舉行的關于《史沫特萊在中國》討論會。12月 編譯出版了第一部現代中國詩選《大路上的光和影》。
1985年1月發起并推動新的山丹培黎農林牧學校的籌建,被推選為該?;I備委員會名譽主任。5月 被聘任為北京培黎職業大學名譽校長。7月 參加在呼和浩特舉行的埃德加·斯諾討論會。12月2日 在88壽辰時被授予甘肅省榮譽公民稱號。12月21日 在新西蘭駐華大使館舉行的儀式上被新西蘭政府授予英國女王社會服務勛章。
1986年12月2日 《艾黎自傳》英文版《90歲,回憶在中國的歲月》在祝賀艾黎89歲壽辰時出版。
1987年4月21日 對外友協舉辦慶祝艾黎來華60周年活動;《艾黎自傳》中文版出版。8月 《湖北紀行》在武漢出版。9月3日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恢復活動,被推選為主席。12月2日 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界代表祝賀他90歲壽辰。12月27日 因心臟病在北京逝世
|
|||||
|
|||||
白求恩精神研究會 京ICP備16027503號
電話:010-82089470 地址:北京西四環中路59號
郵編:100039 E-mail:byh931111@163.com
網絡技術信息中心:北京國鉅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1號學院國際大廈907B 郵編:100191 郵箱:contactus@guojus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