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求恩精神研究會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思想政治教育分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穆廣態、王一方副會長出席第61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 | |||||
|
|||||
|
白求恩精神研究會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思想政治教育分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穆廣態、王一方副會長出席第61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
本會訊 2024年4月15日,第61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以下簡稱高博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高博會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思想政治教育分會、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學)、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教育研究》編輯部聯合承辦。
圖為展館現場 本屆高博會以“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為主題,服務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發展。參展企業超千家,參會企業6000余家,共推出展覽展示和學術活動兩大主體部分。展覽展示面積達12萬余平方米,參會院校1500余所,線下參會觀眾10余萬人次。據悉,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始創于1992年,是全國高等教育領域內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泛的綜合性品牌博覽會。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絢致辭
福建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潘玉騰致辭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致辭 高博會舉行了思想政治教育暨“大思政課”創新發展學術交流活動。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長余先亭,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絢,福建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潘玉騰,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思想政治教育分會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出席活動并致辭。
思想政治教育暨“大思政課”創新發展學術交流活動 中共安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薛崇林,“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成員王定放,重慶紅巖革命歷史文化中心黨委副書記、主任、重慶紅巖精神研究會會長雷瑩,白求恩精神研究會副會長穆廣態、副會長王一方、副秘書長劉建濤、醫學人文分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楊佳鑫一行,中國教育報刊社副社長、《中國高等教育》總編輯余慧娟,西南大學原黨委書記、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心主任黃蓉生,東北師范大學原黨委書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楊曉慧,武漢大學原黨委副書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長駱郁廷,北京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思想教育研究》常務副主編彭慶紅,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樹蔭,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高國希出席,思想政治教育分會各理事單位校領導以及來自全國130余所高校的師生代表共350余人參加活動。
白求恩精神研究會副會長穆廣態 穆廣態副會長表示,白求恩精神研究會(以下簡稱“白研會”)一直致力于推動全社會大力弘揚白求恩精神,以促進醫德醫風的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而努力。白求恩同志是一位偉大的共產主義者、國際主義者,他用生命踐行了其核心價值,那就是利他、純粹。當下如火如荼的校園思政活動,恰恰是尊崇著“利他、純粹”原則而設計與推進的。因此,白求恩精神是校園文化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他呼吁社會各界共同攜手同行,讓白求恩精神成為大思政課,創新發展白求恩精神進校園,促進“校園思政”新天地。
白求恩精神研究會副會長王一方 王一方副會長在學術交流活動上做了以《大學生生命教育與身心成長》為主題的發言。他從白求恩在成長為一名偉大的共產主義者歷程中思想的蛻變切入,闡述白求恩在肺結核病愈后及蘇聯之行所產生的生命轉變,展示在直面生死中心靈的超越,在咀嚼生命中體會生命的價值。他結合實際案例,介紹了北大“一書一課一論壇”的內容,呼吁廣大思政教育工作者重視思政教育中的方法與方式。他表示,思政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對生命的神圣感,有神圣感的人才能擔當新時代的使命,希望大學生以白求恩為人文典范,以白求恩精神堅定理論信念,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目標、任務和道路。
學術交流活動現場
圖 文:楊佳鑫 劉建濤 責任編輯:天平
|
|||||
|
|||||
白求恩精神研究會 京ICP備16027503號
電話:010-82089470 地址:北京西四環中路59號
郵編:100039 E-mail:byh931111@163.com
網絡技術信息中心:北京國鉅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1號學院國際大廈907B 郵編:100191 郵箱:contactus@guojustar.com